
在低油價的2020年,新技術、新模式會因成本壓縮而變少,還是會因改革倒逼而加快發展?
石油圈注意到,通過這兩個會議,中石油“一把手”親自傳遞了兩個信號:明確“一切成本均可降”;加快加深推進數字化轉型。
01. 一切成本皆可降
在4月16日的會議上戴厚良強調,要把提質增效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,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結果導向,采取超常規思維、革命性舉措,堅決完成各項任務目標。
管理上精雕細刻,提升以財務為中心的管理效能,企業負責人要認真研究“財務三張表”,據此抓好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;加強投資和資產管理,提高資產質量;加強價值管理,改善盈利水平,樹立“一切成本均可降”的理念,大力壓降成本費用,立足長遠建立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成本倒逼機制,樹立“企業不消滅虧損,虧損終將消滅企業”的理念,加大虧損企業治理力度,全力完成底線目標。加強現金流管理,提高資金運作水平,推進降杠桿減負債,大力壓降“兩金”占用。
技術上精益求精,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,堅持事業發展科技先行、技術立企,把提質增效和戰略發展的基點牢固建立在科技進步和創新驅動上。
02. 專項治理信息化“孤島”
■ 要結合企業實際,把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基礎、優勢和不足摸清楚。
■?要專項治理信息化“孤島”現象,進一步加強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工作,補短板、強底板。
■?要明確目標,統籌好相關措施和制度,先行先試后再進行推廣。
■ 要進一步轉變觀念,本著開放、共享、合作的原則,推進數字化轉型。
■?要處理好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之間的關系,統籌做好相關工作,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。
會議聽取規劃計劃部、信息管理部關于數字化轉型工作的匯報,圍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、數字化運營和一體化管控、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等進行討論交流。
物聯網重點實驗室(下游)側重于建設支撐集團公司煉化、銷售、管道業務發展所需要的物聯網技術實驗環境,通過過程感知、移動終端、定位技術、無線網絡、多媒體加油機、自助終端等物聯技術的實驗與測試,探索和研發適用于生產運行、現場操作、安全管控等業務的物聯網新技術和新產品。
據悉,兩個重點實驗室2020年將深度參與中國石油智能油氣田建設、油氣產業鏈協同優化運行、戰略和應急管理等項目。
艱難的生存環境,給全球石油行業以嚴峻挑戰,也提出了一項重大課題:未來國際油價可能處于長期低位震蕩,傳統油田開采方式成本過高,已不再適應這個時代,改革勢在必行。你認為,在低油價的2020年,新技術、新模式會因成本壓縮而變少,還是會因改革倒逼而加快發展?
未經允許,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:
早就該這樣了
除非蓄電池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并量產在即,油價的非理性、非正常下跌不可能是常態。把非常態視為常態,然后據此開展經營管理對策研究,其實也是驢頭不對馬嘴,瞎折騰!一切成本都可降,但一切成本均有底限,否則又是大忽悠,拆東墻補西墻的表面文章。如何實現真正的公司化運營才是正道,否則油價一起來就忘得一干二凈,投資漫天飛,低效投資也任性。為什么不能裁人,從總部到地區公司,從研究院到采油廠,那么多的管理部門,那么多的管理崗,裁掉80%行不行?一定行!天天PPT,天天飛來飛去匯報,天天雕刻琢磨,有意義么,燒錢呢!石油是實業,少點務虛……這跟油價無關,只跟管理水平有關!
非常同意您的評論,一針見血。中石油要實行真正的公司化運營,重復投資,低效化管理,才是成本降不下來的原因
以“干酪根成油理論”為基礎的所有地球化學研究基本上都是無意義的浪費。人財物都可以省掉。
拆掉各個婆婆,效益絕對提升。
開放油服市場!讓民企、外資進來,成本一下就降下來了,反正都是國家受益,就像中東老爺們躺著把油錢賺了…….
好事
中石油的部分正式員工怎么犯錯、犯多少錯都不會開除,而且平常還不怎么干活,也沒什么活是他們會干的,基層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第三方勞務人員在做,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就把這些平常干活的第三方人員全部辭退,留著平常不干活的人吃干飯,這就是正式員工的好處
??
亂說
滿嘴胡言亂語,正式員工都累成狗了,正式員工還是占比最大的,也是核心技術人員,你認為幾個外來人員能養活多少人,太天真
大部分都是勞務的。
對,真是不要臉
先把石油公司內部集體員工的問題解決一下吧,拿著比最低工資還少的工資,干著一線的活,還拼命剝削集體資產
“一切成本皆可降”能否為“質量”帶來保證!
機關的閑人太多,至少能砍掉三分之一
用人機制也存在很大問題,我大學同學,211財經類名牌大學畢業,去年入職中石油,結果被分到最基層當輸油工人,而和他一起分配的不少二本三本院校畢業生,甚至還有民辦三本院校畢業的到機關坐辦公室,真是可惜了!